发表时间: 2022-09-02 09:21:11
作者: 电视《文化强国》栏目
浏览:
刘思远
国家一级美术师
国礼艺术家
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会员
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
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报副主任
中华诗词学会会员
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、研究员
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
文化部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
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会员
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
中国艺术名家刘思远工作室主任
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特约嘉宾
CETV《水墨丹青》&《名家讲堂》签约艺术家
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
牛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
作品曾入编:
中国文联《中国当代诗词选》;《大家新气象》;中国邮政《建国七十周年》珍藏邮册。
中国楹联学会《中国楹联家大观》;《古今诗词楹联大典》;《中国吟坛名家影像大典》;《中国梅花诗词选集》;《新中国诗人档案》;《广东省农行书画摄影展》;《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书画展》;中国文化进万家,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2018年-2022年《精品台历·年鉴》;《艺者匠心》2018中国诗词佳作榜中榜《伟大历程,从一大至十九大》;《万紫千红处处春》;《春风吹过四十年》1978-2018中国改革开放。
师法造化绘气韵晋韵唐法修翰墨
—记著名书画家刘思远
一位艺术家对特殊地理文人环境的敏感度,会对他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影响。石鲁喜欢陇右高原的苍茫荒寒,所以用苍笔意绘粗犷。张大千醉心蜀地风光的云高路崎,所以泼彩绘峨嵋。关山月对彩云之南的色彩有机敏的感触,所以善画岭南风。大师必有殊法,不同凡响,方为卓绝。当代著名书画家刘思远先生的丹青品位,则有喀斯特地貌的秀丽奇妙,也是用画笔写意非凡地域文化风采的大手笔。
山水画自隋唐渐渐成熟,到宋元时代已经是文人修为的承载平台,千古流变,唯有画法不变,即是从始而至今,都是师法造诣的规则。展子虔绘游春图,开创了师法造化的先源,到唐代王维,宋代范宽,元代赵子昂,明代文征明,清代石涛,无一例外,都是山水师法造诣的圣功贤才。刘思远的山水技法师法古人,同样也是师法造化的自觉。所以他画山水,绝然不是自闭于书屋,照粉本临粉本的拘泥,而是带着山水安知董与黄的游历豪情,亲历真山真水的陶冶,目观千山之势,心穷万物之源,经由自然写生的丰富积累,然后把山水的意象通过心源的内化,妙绘成抒发心中块垒的气韵生动!
用笔柔且刚,劲而勒其骨,和而勾其神,照自然风貌,用卷云皴雨点皴牛毛皴表现山的娟秀机理,再稍入斧劈逡折带皴显观山石的错落动态,骨劲而不呆,写意最传神。用墨浑而泽,赋青绿,铺淡绛,色不碍墨,墨不碍色,辉辉而性灵,卓卓而沉健!云秀南国峰,雨泽岭南水,山水在笔墨的渲染下,俊如神域,雅如赋歌,唯有他的笔墨彩,才是真山真水气韵化的知音,让我们可以在画里游观秀润醉美!除了写意山水真韵,他还是多题多能的全能手,铁笔梅枝喜迎春,狂笔写意鹰凌云,墨竹瀑风显节气,劲松飞鹤赋长寿。这些充满吉寓的写意主题创作,也是娴熟至极,功达文化制韵的挥纵自如。
师法造化绘气韵,晋韵唐法修翰墨。笔墨自古是文人之技,作为当代文人修养的典范,刘思远先生不仅是丹青的制韵者,也是书法的磨砺者。书画同源,必得同修之功,他的书法传承魏晋之韵,续写唐人法度,诸书皆成,博涉多元。篆书法济苍劲,章草先取张芝功,再以二王行草为核心,参意怀素自叙之法,笔修法帖,春秋不辍,吸纳兰亭序的快意,功显中秋帖的痛快,也注入伯远帖的自然,所以执笔如执云,轻意快歌,忽有崩云聚,笔墨瀑长空!笔法的变化拟写万物姿态,总是变化无穷。最为可贵的是,他写得一手好楷书,有褚遂良楷书兰叶动逸的特点,也有柳颜的筋骨之劲。又见结体欹正显变化,捺笔方下渡圆出,写足欧楷的精气神!法取诸家精华,独成真书大法。能像他这样在楷书一门修得正典成果的书画家,绝然是不欺人亦不欺世的笔墨贤才!
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2019年6月6日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
刘思远老师作品鉴赏